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昌吉农高区:智慧版“精耕细作”守护万亩棉田

发布时间:2024-06-24 10:07:00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王韵一块棉田的土壤墒情有无变化?温度、湿度是多少?现在,不用弯腰采土,甚至不用走进农田,只要轻点鼠标就能获得相关数据。

  6月20日,记者一行走进位于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老龙河农场的智慧农场调度服务中心,只见一名技术人员点击电脑鼠标,生长环境、土壤墒情、用水量、农业气象监测等相关数据就显示在电子屏幕上。监测设备就是田间“管家”,守护着昌吉农高区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的万亩棉田。

  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核心是什么?对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又起到什么作用呢?

  昌吉农高区农业科技创新局副局长曹恒介绍,为促进棉花种植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智慧化支撑棉花生产高效、绿色、可持续发展,今年3月,昌吉农高区和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牵头,汇聚国内智慧农业领域一流院所专家、企业,以打造智慧棉田应用场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决策系统为突破口,启动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建立3个百亩棉花核心试验田、两个千亩棉花连片示范方和两个万亩辐射服务区,建设智慧农业引领区。

  “这片地有600余亩,是示范工程中的专家试验田之一。去年这块地棉花平均亩产达到500多公斤,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将亩产提升至700公斤。我们采用‘宽早优’植棉技术,种植的棉花品种是中棉113,通过扩行距、降密度、增株高,棉花出苗率超过92%。”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高品质棉花生产模式与技术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宋美珍介绍,“现在棉花进入子叶期,壮苗已经有‘两叶一心’,这是棉花生长的关键时期。当前田管的重点工作是覆土放苗,做好中耕封土、喷施叶面肥、植保化调工作,促进棉花根系发育,确保达到松土、增温、保墒、壮苗的效果。”

  万亩智慧棉田,各类智能设备大显身手:土壤监测仪可以获知棉花播种日期,遥感无人机可以巡田普查出苗率和精准喷洒除草剂,农业无人车可以全自主打药、施肥……大大小小的智能设备在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中各司其职,大大降低了人工作业的强度,技术人员通过一部手机或一台平板电脑就能远程精准监测棉花的全生命周期。

  曹恒介绍,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项目由宋美珍团队牵头,集合多个创新科研团队力量,制定“智慧棉田+高产创建”实施方案,开展棉花标准化高产示范种植;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绿洲节水与戈壁生态农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何文清牵头构建棉田绿色生产体系,制定落实绿色栽培及农业投入品使用管理方案,推进加厚农膜、残膜回收试验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杨作仁担任数据模型专家组副组长,指导构建基于大数据的棉花高产算法模型;同时,中国农业科学院西部农业研究中心统筹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相关领域专家牵头筛选优质高产棉花品种、搭建软硬件协同的智慧棉田管理服务模式。通过3年项目实施,到2026年实现棉花核心试验田达到目标产量800公斤/亩、千亩棉花连片示范方目标产量达到700公斤/亩、万亩辐射服务区目标产量达到600公斤/亩。

  目前,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已完成春耕播种工作,数据采集、高产管理、成果中试、模型搭建等工作正在有序推进。计划建设智慧农业实训基地项目,重点推介昌吉农高区整体规划、产业布局、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成果等,承接各类考察观摩及实操培训等。

  “最终,智慧棉田高产‘百千万’示范工程通过全要素技术产品集成应用,智慧棉田将实现数字化感知、智能化决策、精准化作业、智慧化管理,将单个‘专家高产田’变为群体‘高产示范区’,实现棉花大面积单产提升和节本增效,为新疆高质量棉花产业基地建设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曹恒表示。

[责任编辑:官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