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高质量发展看昌吉|优质奶源成就质优奶产品——探访西域春乳业一杯牛奶的“精品”之旅

发布时间:2024-06-25 09:42:00 来源:昌吉日报

  6月11日,在新疆呼图壁种牛场,工人正在给奶牛喂饲料。呼图壁种牛场建设了17万亩人工饲养草料基地,年产有机苜蓿2.8万余吨,青贮玉米15万余吨,建有年产12万吨饲料加工厂。□记者 巨海成摄

  中国昌吉网(记者  左晓雨)每一滴奶,从牧场进入工厂再到千万家庭的餐桌,需要历经净乳、灭菌、检测、包装等环节,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如何才能保证乳制品的质量和口感?一杯优质好奶是如何生产出来的?近日,记者来到新疆西域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西域春乳业),实地探访一杯牛奶的“精品”之旅。

  纯牛奶、风味酸奶、奶啤……在西域春乳业产品陈列柜上,一排排乳制品琳琅满目,“我们目前共有发酵乳、巴氏杀菌奶、灭菌奶、调制乳、乳粉和乳饮料6个系列70多种产品。”西域春乳业副总经理欧国兵一边介绍一边拿起手边的新产品——菠萝椰椰风味酸奶推荐记者品尝,清甜可口的酸奶入口回味悠长,让记者不禁由衷感叹:“新疆‘老字号’名不虚传。”

  西域春乳业始建于1985年,位于天山北坡的世界黄金奶源带上,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经营,已形成以农业为基础,畜牧业为中心,胚胎移植为先导,乳品加工为龙头的种、养、加工一体化全产业链综合性农牧企业。

  乳制品产业的产业链较长,包括养殖、挤奶、储运、加工等关键环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会影响到牛奶的品质。近年来,为了发展好乳制品产业,西域春乳业下足了功夫。

  可靠的原奶为生产出高品质的乳制品提供了保障。呼图壁种牛场是西域春乳业的自有奶源基地,目前有11座高产奶牛示范养殖场,奶牛存栏数2.6万头,日产优质鲜牛奶350吨左右。

  新疆呼图壁种牛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畜牧事业部主任王夕虎认为,规模化养殖奶牛能从源头保障牛奶质量,为奶源安全保驾护航。

  正午时分,又到了挤奶的时间。在呼图壁种牛场牧五场挤奶大厅,记者看到挤奶转盘不停运转,一头头佩戴着计步器的奶牛有序走上转盘,接上挤奶机,只需站在原地不动,待转盘旋转一圈,即可完成一次全自动挤奶,新鲜的牛奶顺着真空管道流进奶罐中。“过去采用双排48位的挤奶设备,需要等到所有奶牛挤完奶才能集体离开。现在做到每头奶牛挤完奶就能离开,5个小时便能完成2000多头牛的挤奶工作,仅需6个人在现场管理维护。”王夕虎说。

  “计步器相当于人的运动手环,可以实时监测奶牛每日的活动量、躺卧时间、站立时间以及产奶量等信息,并传输到数字化管理系统中进行分析,可以准确判定奶牛的健康状况等。”王夕虎说,“以前管牧场靠经验,现在看数据,通过对各类数据的采集、分析、预测,牧场管理更轻松、更智能了。”

  让奶牛吃得好才能挤出好牛奶。为了让奶牛吃得安全又健康,呼图壁种牛场建设了17万亩人工饲养草料基地,年产有机苜蓿2.8万余吨,青贮玉米15万余吨,建有年产12万吨饲料加工厂。“苜蓿是奶牛粗蛋白营养的重要来源,高产奶牛吃着牧场自产的有机饲料,使西域春乳业的奶源质量达到了有机奶的标准。”西域春乳业农业事业部主任周易明说。

  “在科学的喂养下,每头泌乳牛每天可产37公斤左右的原奶。”王夕虎说,“立足于资源循环利用、无废物排放的目标,我们通过有机肥加工厂将牛粪变废为宝。”

  目前,每天有近700吨牛粪通过循环农业设施进行发酵产生的沼气供西域春乳业使用。沼渣和沼液被用作牧草种植的有机肥料,提高了苜蓿粗蛋白含量,形成了绿色循环农业产业链。

  走进西域春乳业生产车间,透过玻璃往里看,只见管道纵横交错,传送带高速运转,一个个桶罐耸立,牧场挤出的鲜奶被罐装车拉入工厂,经过杀菌、检测、包装等工序后,第一时间被送往仓库集合打包,然后被运往各大商超,走进千家万户。

  目前,西域春乳业日加工能力700吨,产品远销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厦门、成都等20余个大中城市,乳品上市量占新疆乳品市场份额的45%。

  “近年来,西域春乳业通过大规模的技术改造,将原有的手动操作或者半自动操作系统升级为全自动可追溯的智能化操作系统,使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在销售渠道信息化建设和品牌知名度上重点发力,进一步扩大疆外市场的销售力度,持续创优产品,使我们的乳制品更具有竞争力。”欧国兵说。

[责任编辑:马晓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