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中国昌吉网!

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守护“生态绿”奋战“开门红”——昌吉州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观察

发布时间:2025-04-03 10:12:05 来源:昌吉日报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3月1日,在昌吉市南部山区,北山羊在山间成群结队地觅食,它们身姿矫健,在近乎垂直的岩壁上如履平地,展示“攀岩绝技”。山羊峭壁舞新绿,生态之地唱春歌,奏响了一曲关于新绿与生态的赞歌。

  三月东风来,在满眼春光中,作为经济大州和生态大州,昌吉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锚定美丽昌吉建设任务,聚焦重大战略规划、重大改革举措和重大工程项目,编制昌吉州“十五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持续推动全州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

  今年,昌吉州生态环境局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打造“绿水青山守护者”升级版,一幅含“绿”量十足和含“金”量满满的生态画卷,铺展在广袤的昌吉大地上。

  生态攻坚开新局

  年味还未消散,昌吉州早已是一派热闹景象,各县市、园区“新春第一会”密集登场。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为“十五五”谋划良好开局打牢基础的关键之年,“新春第一会”尤其令人关注。

  乘势开新局,奋楫启新程,昌吉州生态环境系统“新春第一会”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又释放出哪些新的行动信号和新变化?

  “今年我们重点做好大气环境整治、水污染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12个方面35项工作,争先抓早跑好新年‘第一棒’,全力推动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构建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在保障生态安全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上奋勇争先。”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马鸿铭表示。

  如何做好2025年工作?昌吉州生态系统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坚持干字当头、攻坚克难,坚持起步即冲刺、开局即决战,以建设美丽昌吉为主线,制定《昌吉州2025—2027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清单》,通过开展全领域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全要素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全方位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全覆盖守牢生态安全底线、全地域绘就美丽昌吉新画卷、全社会构建生态行动体系、全维度健全保障体系七大行动,谋划实施一批重大工程项目,推动美丽昌吉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铆足劲头交出生态环境保护“高分卷”。

  今年,昌吉州强化科技支撑保障,拟申报生态环境保护资金项目60个,获得中央、区、州生态环境保护资金5.11亿元。统筹推进州生态环境保护监测能力提升项目建设,强化3个“提升站”建设,加强4个“基本站”管理。

  智治共治齐发力

  初春时节,苏醒的玛纳斯河半冰半河,打开了调色盘,在玛河大地上绘制出一幅壮美的油画。

  自2019年起,玛纳斯县累计投入5亿元,加快推进玛纳斯河流域上下游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昔日砂石遍地的河岸带打造成为一条集形象展示、娱乐健身、休闲科普于一体的湿地生态绿带。

  从点到面,从保护到修复,从制度到实践,昌吉州生态保护修复成效有目共睹。2022年—2024年,昌吉州连续三年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

  在新疆峻宇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日常巡检维护。2024年该企业投资700余万元,先后完成了洗油+焚烧V0Cs处理装置、SNCR+SCR联合脱硝设施建设,配套安装CEMS烟气在线监测系统、尾气粉尘在线监测系统等,完成创建国家环保A级企业目标。

  马鸿铭介绍,对重点行业进行绩效分级,目的是科学划定重点行业企业的大气污染防治水平,以便在重污染天气应急期间实施差异化管控,以实现“多排多限、少排少限、不排不限”。今年会指导更多企业开展环保绩效提级,助力“蓝天保卫战”。

  今年,昌吉州抓实大气环境整治工作,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绿色升级;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持续优化交通结构,新能源汽车替代比例不低于60%,高速服务区快充站覆盖率不低于80%。

  抓实水污染防治工作,完成全州13个县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专项调查评估及县乡两级水源保护区划定与勘界立标、矢量边界信息数据编制,确保全州重点河流、湖库和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优良率100%。

  抓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启动实施阜康市、奇台县等一批县市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2.1%。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建立“无废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清单,大力推广各县市各行业“无废细胞”建设。

  绿色低碳拓新路

  3月1日,在新疆中泰化学阜康能源有限公司聚氯乙烯车间,全自动生产包装线有序运转,生产的聚氯乙烯树脂产品远销国内外。“今年计划投资3600余万元,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及配套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完成后,火力发电量及用煤量将得到进一步压缩,实现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预计全年减少化石燃料用量10万吨。”公司安全管理部部长张军胜说。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绿色低碳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带来了应用场景的遍地开花。

  今年,昌吉州持续优化能源结构,加大高载能行业和自备电厂“绿电”替代力度,新建光伏100万千瓦,推动3个90万千瓦光伏自备绿电项目建成并网,完成昌吉阜康黑沙梁升压汇集站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持续实施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加速能源清洁低碳发展。

  在天山天池,苍劲挺拔的雪岭云杉,像守护神护佑着大自然的绿意。

  2018年以来,阜康市天山天池自然风景区投资近1.9亿元持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地质灾害治理、湿地保护、人工造林等生态修复工程,天然林净增1.72万亩,蓄积净增32.88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增加至41.35%。

  昌吉州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推动天山天池争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新样板。

  作为昌吉州2025年十件惠民实事之一,在深化污染治理、共享绿树蓝天上,昌吉州深化大气污染物源头治理,力争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新建、改造提升“口袋公园”50个,完成林草综合治理面积100万亩。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10万亩,残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淘汰老旧柴油货车1500辆,更新新能源客货车1100辆,“公转铁”运力有效提升。

  新春新征程上,昌吉州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先行区,充分绽放美丽昌吉山水人文相依之美、绿色低碳发展之美、宜居宜业宜游之美。

[责任编辑:陆云]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