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热点新闻
中国昌吉网(记者 刘茜 通讯员 宋华敏)
“咱们今天不说客套话,就唠‘家里事’!”昌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昌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吕养旭拉开一把椅子挤进企业家中间说。近日,在昌吉高新区人才大厦二楼报告厅,蓝色玻璃幕墙映着朝阳,一场别开生面的“园区家庭会议”热气腾腾的开场——这场名为“园区说事”的政企“家宴”,啃的是难题,掏的是真心。
没有刻板的汇报流程,没有单向的政策宣贯,取而代之的是企业家掏心窝的奋斗故事、职能部门立军令状的郑重承诺,以及政企围坐共谋高质量发展的热烈场景。这场“园区家庭会议”从细节开始就透着不同。
“昨天车间灯火重新亮起时,我的眼窝热了。一个多年的‘僵尸’企业要复活啦!”昌吉市江北再生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黄玉华的动情讲述,让全场响起掌声。这家因蒸汽供应中断“沉睡”多年的企业,在昌吉州党委、政府以及昌吉高新区的协调下,新建了9公里天然气管道及40吨燃气锅炉。春节前,管道及锅炉已通气点火成功,从源头上彻底解决了江北纸业生产要素蒸汽的问题。3月19日,江北纸业的明江线35KV变电站已送电,灯火通明的车间又回来了。目前,企业一期车间正在调试马上复产,二期车间正在检修,三期“半拉子”工程恢复建设施工,百亿产业集群项目也在重新启动,企业重获新生。去年冬天施工期间,昌吉高新区领导从送米送面送油送饺子到创新疆冬季燃气工程施工先例,成为政企同心破难题的生动注脚。
“园区家庭会议”上,既有“家长里短”的温情,也有“星辰大海”的壮志。首航能源集团昌吉热电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多清海带来“双碳”答卷:总投资23.95亿元的30万千瓦储热+电化学储能项目,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厂相比,建成后年减排二氧化碳超46万吨,相当于再造2.5万亩森林。
昌吉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胡伟描绘“空中丝路”蓝图:智慧工厂将让“昌吉造”无人机沿“一带一路”飞向世界。而新疆博观林果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罗辉展示的电商矩阵,则让新疆红枣、沙棘通过直播间“日销10万单”,在跨境电商中创下单日销售1500万元的“丝路爆款”。
面对企业家的期待,昌吉高新区部门负责人纷纷亮出“家底”。产业发展科技局以“金牌店小二”的标准,实施五大提升行动,立下“军令状”:项目备案“当日批复”、融资需求“清单直达”、产销对接“全年4场”,全力打造“事不过夜”服务品牌;建设管理局承诺工程审批“一次办好”、企业难题“专班包干”,创新推出“数字画像+梯度培育”体系;创业创新服务中心则化身“科技红娘”,计划建立需求数据库、项目储备库,架起校企合作桥梁。
“服务企业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昌吉高新区党工委书记吕养旭在总结时,用三组比喻定调发展:要做企业“娘家”,把急难愁盼当家事办;建产业“家园”,让链主企业与配套企业共生共荣;塑发展“家规”,以“亲清”关系护航长远发展。
这场特别的“园区家庭会议”,碰撞出令人振奋的“家计划”:
绿色能源家——首航储能项目将构建“冷热电气”四联供体系,打造西北新型能源体系样板;
低空经济家——云圣智能智慧工厂带动无人机产业链集聚,目标三年形成百亿级产业集群;
丝路电商家——博观林果业结合新疆自贸区试验政策,立志打造中亚五国跨境电商枢纽;
暖心服务家——昌吉高新区各部门联合推出“企业点单、园区接单”机制,问题解决时限压缩至72小时。
“家宴”结束,会议室的热烈与春日暖阳交相辉映。走廊公告栏里,2月“园区说事”活动清单显示,27件企业诉求中的26件已办结,剩下1件的办理进度条精确到百分比。
翻看今天的会议纪录——没有套话空话,30条问题后面跟着责任人和解决时限,成为下周工作的督办清单。这场没有主席台的会议,用真心换真招,以共情促共赢,让政府与企业以“家人”身份同频共振,这片热土上的故事印证着会场悬挂的那句标语:“把企业事当家里事,拼的就是一条心”。
当政府服务从“管理者”转向“服务管家”,企业发展的叙事里,便多了份携手同行的温度,也勾勒出“高新大家庭”的奋进图景,书写着“家人同心,其利断金”的高新篇章。正如企业家们所言:“这里不仅是一个园区,更是一个彼此成就的梦想共同体。”